<th id="2fu9d"><option id="2fu9d"><wbr id="2fu9d"></wbr></option></th>

    <th id="2fu9d"><option id="2fu9d"><acronym id="2fu9d"></acronym></option></th>
    <center id="2fu9d"><em id="2fu9d"><track id="2fu9d"></track></em></center>
      <code id="2fu9d"><em id="2fu9d"></em></code>

      1. 當前位置:資訊 > 國內資訊 >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 走中國特色道路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制度 走中國特色道路

        2011-07-15 09:15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北京日報

                       7月14日上午,北京市水務改革發展工作大會召開。市委書記劉淇強調,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立足首都市情,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走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向觀念要水、向機制要水、向科技要水,促進水務工作可持續發展。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主持會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王安順出席。

        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門頭溝區、順義區、市自來水集團負責人在會上發言。

        劉淇講話,從水資源是首都發展不可或缺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加快水務改革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水資源極端緊缺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面對可利用水資源量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上游來水衰減的趨勢難以逆轉,可采地下水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城市供水緊張的嚴峻形勢,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水務改革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第一,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首都城市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從戰略的高度審視水問題,切實增強水憂患意識、水危機意識,把水資源承載量作為支撐城市發展和人口規模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切實做好水務工作。第二,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推動首都科學發展的基礎支撐。必須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把建設節水型社會作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堅持“向觀念要水、向機制要水、向科技要水”,堅決遏制首都用水需求量上升的勢頭,減少首都發展對水資源的消耗和依賴。第三,加快水務改革發展是首都生態環境不可分割的重要保障。必須把加大水生態治理和水環境保護力度作為保障首都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河流生態修復和水污染治理,實現河暢水清,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宜居城市目標。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務必從政治大局、發展戰略的高度,認真領會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深化水務改革發展,為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

        劉淇充分肯定近年來本市水務工作在民生水務、科技水務和生態水務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他說,近10年來,我們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保障了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201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到29.4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7。城區和郊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52%,均居全國首位。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是首都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對于今后要著重抓好的工作,劉淇強調,要堅持首善一流標準,走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率管理,促進水務工作可持續發展。

        一是要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走量水而行、以供定需、因水制宜、綠色節約的道路,要堅持外部開源、內部挖潛、厲行節約、循環利用的工作方針,努力實現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再生水的合理配置,確保首都用水安全。要按照節流與開源并重、保護與利用并舉的原則,建立全市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嚴格實行區域和行業用水總量控制。要建立并落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對高耗水產業、行業和產品逐一排查,逐一嚴格整改;建立起以水控制居住人口規模的制度,把水的管理貫徹到“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之中。 

                      二是要加快完善科學的城市防洪排澇系統。一要確定科學的標準。以科學的標準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茖W的標準,就是立足北京基本市情,體現首善之區要求的高標準。這個高標準,不是追求豪華,而是要確保城市各項設施安全、可靠、耐用,確保城市運行的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二要提高設施的系統性。從規劃入手,科學地規劃北京的排水系統,實現水暢其流。三要狠抓集雨工程建設。大力加強雨水存蓄池的規劃建設,提高雨水收集利用水平。要積極探索,通過立法、規劃等方式,為集雨工程建設提供政策、法規保障。

        三是要大力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要建立健全節約用水的利益調節機制;大力宣傳節水知識,動員全社會參與節水,牢固樹立節水意識;發展節水型產業,努力實現工業用新水零增長和農業用水負增長;加強城區供水管道管理。

        四是要著力建設城市雨洪綜合利用體系。全面實施雨水“全收集、全處理、全回用”戰略,最大限度實現天然降水蓄滯利用或涵養地下。充分重視雨洪控制與利用設施建設,千方百計將水留在地下,留在綠地,留在坑塘。

        五是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認真參與海水淡化工作的研究;積極開展節水、循環用水產品研發,污水處理技術和產品研發,構建覆蓋城鄉的污水處理系統,全市各污水處理廠要把污水處理標準從五類水提升到四類水以上;加強對供水排水管網的監測;著力完善首都防洪排澇應急體系。

        劉淇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水務工作的領導,落實責任,強化考核;密切協作,形成合力,團結治水,合理興水。要深化改革,創新機制;夯實隊伍,提高能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群眾、歷史檢驗的實績。

        劉淇最后強調,當前,北京防汛工作已進入緊要階段。各區縣、各部門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相關部署,切實增強防汛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確保城市運行安全,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市領導吉林、牛有成、魯煒、劉曉晨、陳剛、夏占義、趙文芝,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唐龍、市政府秘書長孫康林、市政協秘書長閆仲秋出席會議。

        上一篇:關注:飲用水全達標 優良天數略下降

        下一篇:廣西:將解決1779萬余人飲水安全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