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聚焦:海水淡化技術支撐藍色產業
2011-03-15 10:18 分類:技術應用 來源:中國化工報
隨著《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獲得國務院批復,浙江海洋經濟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總工程師譚永文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和水環境惡化制約我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形勢下,亟須開發應用高效節能的膜法水處理技術意義重大。該中心將在牽頭組建海水淡化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基礎上,全力推進六橫10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項目國產化。
《規劃》提出,浙江省將以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浙江大學為依托,組建國內領先水平的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研究平臺、產品中試與產業化基地,加強海水淡化國產化技術研發,拓展海水淡化技術在水資源再利用和特種分離領域的應用。
曾多次參與編制國家及省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譚永文對此表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肯定會帶動浙江臨港工業的建設與發展,而本顯緊缺的淡水資源問題將更為嚴峻,海水淡化技術則可以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水源保障,同時,海水淡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又可以從工程及裝備兩方面帶來新的經濟效益。”
他介紹,六橫10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項目國產化包括高壓泵以及設備的核心部件膜組器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產化率最高的海水淡化項目。該中心還在著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量回收裝置,目前該裝置已在小型試驗裝置中試用成功。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能量回收裝置就可以完全實現國產化。同時,其國家級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基地也正在籌建中,將于本月下旬舉行奠基儀式。另外,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膜法海水淡化技術也將在化工、造紙、印染、電鍍、食品、醫藥等多個領域的水資源再利用和特種分離中加速推廣應用。
據了解,國內已建成的海水淡化裝置70%以上,特別是浙江沿海及海島地區絕大部分的海水淡化裝置均由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提供。該中心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在國內海水淡化市場占有率居第一,至2020年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
《規劃》提出,浙江省將以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浙江大學為依托,組建國內領先水平的海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研究平臺、產品中試與產業化基地,加強海水淡化國產化技術研發,拓展海水淡化技術在水資源再利用和特種分離領域的應用。
曾多次參與編制國家及省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的譚永文對此表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肯定會帶動浙江臨港工業的建設與發展,而本顯緊缺的淡水資源問題將更為嚴峻,海水淡化技術則可以為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水源保障,同時,海水淡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又可以從工程及裝備兩方面帶來新的經濟效益。”
他介紹,六橫10萬噸級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項目國產化包括高壓泵以及設備的核心部件膜組器等。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產化率最高的海水淡化項目。該中心還在著手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能量回收裝置,目前該裝置已在小型試驗裝置中試用成功。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能量回收裝置就可以完全實現國產化。同時,其國家級海水淡化技術裝備制造基地也正在籌建中,將于本月下旬舉行奠基儀式。另外,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膜法海水淡化技術也將在化工、造紙、印染、電鍍、食品、醫藥等多個領域的水資源再利用和特種分離中加速推廣應用。
據了解,國內已建成的海水淡化裝置70%以上,特別是浙江沿海及海島地區絕大部分的海水淡化裝置均由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提供。該中心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在國內海水淡化市場占有率居第一,至2020年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