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中小城鎮 排水體制改革將更深入
2011-03-02 09:00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中國固廢網
二十七期水業高級戰略沙龍,于2011年2月26日在清華大學召開,水業高級戰略沙龍是中國水網、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自2003年開始發起的行業高端研討活動,每期討論一個議題,邀請政府官員、企業領導、學術界專家以個人身份,針對行業的難點進行探討,并形成水業藍皮書,迄今已有二十多本,對中國政府的水務改革,如水價、特許經營、產權、流域治理、監管等熱點話題,有著深遠的影響,梳理了行業內部對問題的思考,對政府、人大、部委的決策也起到了借鑒的作用。
水務改革在供水領域、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模式上都比較清晰,但隨著改革越來越深入,難點也在逐漸顯現:如管網的問題如何解決?污水的整體系統考慮,是否應包括雨水、農村水處理設施?排水公司長期沉淀下來的是事業編制,并承擔著事業性的任務,新形勢下排水公司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目前,對于這些問題,國家主管部門未給出明確的答復。各地排水公司都在嘗試著自己模式的摸索,并呈現出多樣性的趨勢,有停留在排水處的,有停留在剛剛改制的事業單位的,有被并購的,也有被并入水務集團的,各種形式都有。但是,這些探索其實并沒有回答上述的一些列問題,包括收費性質的問題,雖然中央出臺過文件鼓勵經營性收費,但目前大多數多為事業性收費,對于兩種性質的收費,行業一直存在著爭論。
面對城市面源污染、老管網改造、防洪排汛等更多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問題,大量投資即將介入城市排水系統中。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國家的各種規劃正在制定中,第二十七期水業高級戰略沙龍特針對排水體制改革問題邀請了各地排水公司領軍人物做探討。
原北京排水集團總經理,現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楊向平首先做了發言,北京排水集團的改革和發展受益于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受益于首都的地位,受益于奧運會的舉辦,與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思路一致。全世界范圍看,排水水價(污水處理費)與自來水價應該是平行的,但目前北京的自來水價要高于排水價格,排水與自來水在體量上接近,但在技術難度和復雜性上要更高。目前社會資金進入排水行業,迎合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但從長遠來看終究是要退出的。對于BOT等商業模式,未來一段時間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長遠來看,10年后還得回歸,畢竟成熟社會需要的是精細化管理,政府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廈門水務集團、上海排水公司、唐山排水公司、沈陽振興環保等單位的重要領導分別對各自排水公司的歷史演變做了詳細介紹,與大家分享了改革過程中的經驗,并對目前各自比較困惑、棘手,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做了深度交流。以廈門水務集團來說,廈門水務集團屬經營性收費,在全國來說比較少,面對目前廠網合一的現狀,雖然從管理和運行效果上來說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從經營來看,廠網合并的投資模式,并不能走得長遠。
另外,針對農村污染的治理,污泥的處理處置,也是此次沙龍活動中探討非常熱烈的話題。如果體制上不能梳理清楚的話,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污染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本次沙龍活動最終得出了如下的幾點共識:排水體制改革已經到了縱深環節,重心下移,核心的大城市各種體制都可以得到適用,但在縣、鎮環節如果體制問題不能梳理清晰,地方政府在專業人才和管理經驗缺乏的情況下可能會決策失誤,產生更大的問題;對于地方政府,必須要將政府、企業的維度劃分清晰,如投資主體是誰,誰擁有資產,誰來經營,誰來監管,如何切割廠、網的關系,以及配套的商業體制,如何確定污泥向周邊輻射的責任關系。
這些都需要梳理出一定范圍的選項答案,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選擇。
關于排水改革,更深入的探討將在中國水網、清華大學主辦的第九屆城市水業高級戰略論壇上繼續進行,請大家關注。
參加此次沙龍活動的主要人員名單如下: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楊向平,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中國水網總編張麗珍;上海排水公司總經理顏曉斐;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小青;沈陽振興環保劉陽;唐山排水公司總經理孔凡博;中持(北京)環保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國棟;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明揚;通用技術咨詢公司董事薛濤;原合肥排水管理處處長李勝海。
水務改革在供水領域、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模式上都比較清晰,但隨著改革越來越深入,難點也在逐漸顯現:如管網的問題如何解決?污水的整體系統考慮,是否應包括雨水、農村水處理設施?排水公司長期沉淀下來的是事業編制,并承擔著事業性的任務,新形勢下排水公司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目前,對于這些問題,國家主管部門未給出明確的答復。各地排水公司都在嘗試著自己模式的摸索,并呈現出多樣性的趨勢,有停留在排水處的,有停留在剛剛改制的事業單位的,有被并購的,也有被并入水務集團的,各種形式都有。但是,這些探索其實并沒有回答上述的一些列問題,包括收費性質的問題,雖然中央出臺過文件鼓勵經營性收費,但目前大多數多為事業性收費,對于兩種性質的收費,行業一直存在著爭論。
面對城市面源污染、老管網改造、防洪排汛等更多公益性或半公益性的問題,大量投資即將介入城市排水系統中。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國家的各種規劃正在制定中,第二十七期水業高級戰略沙龍特針對排水體制改革問題邀請了各地排水公司領軍人物做探討。
原北京排水集團總經理,現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楊向平首先做了發言,北京排水集團的改革和發展受益于國家的發展、社會的發展,受益于首都的地位,受益于奧運會的舉辦,與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發展思路一致。全世界范圍看,排水水價(污水處理費)與自來水價應該是平行的,但目前北京的自來水價要高于排水價格,排水與自來水在體量上接近,但在技術難度和復雜性上要更高。目前社會資金進入排水行業,迎合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但從長遠來看終究是要退出的。對于BOT等商業模式,未來一段時間還有一定發展空間,但長遠來看,10年后還得回歸,畢竟成熟社會需要的是精細化管理,政府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廈門水務集團、上海排水公司、唐山排水公司、沈陽振興環保等單位的重要領導分別對各自排水公司的歷史演變做了詳細介紹,與大家分享了改革過程中的經驗,并對目前各自比較困惑、棘手,及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做了深度交流。以廈門水務集團來說,廈門水務集團屬經營性收費,在全國來說比較少,面對目前廠網合一的現狀,雖然從管理和運行效果上來說有很多的好處,但是從經營來看,廠網合并的投資模式,并不能走得長遠。
另外,針對農村污染的治理,污泥的處理處置,也是此次沙龍活動中探討非常熱烈的話題。如果體制上不能梳理清楚的話,這兩個非常重要的污染問題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
本次沙龍活動最終得出了如下的幾點共識:排水體制改革已經到了縱深環節,重心下移,核心的大城市各種體制都可以得到適用,但在縣、鎮環節如果體制問題不能梳理清晰,地方政府在專業人才和管理經驗缺乏的情況下可能會決策失誤,產生更大的問題;對于地方政府,必須要將政府、企業的維度劃分清晰,如投資主體是誰,誰擁有資產,誰來經營,誰來監管,如何切割廠、網的關系,以及配套的商業體制,如何確定污泥向周邊輻射的責任關系。
這些都需要梳理出一定范圍的選項答案,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選擇。
關于排水改革,更深入的探討將在中國水網、清華大學主辦的第九屆城市水業高級戰略論壇上繼續進行,請大家關注。
參加此次沙龍活動的主要人員名單如下: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副會長楊向平,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中國水網總編張麗珍;上海排水公司總經理顏曉斐;廈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小青;沈陽振興環保劉陽;唐山排水公司總經理孔凡博;中持(北京)環保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許國棟;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明揚;通用技術咨詢公司董事薛濤;原合肥排水管理處處長李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