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2fu9d"><option id="2fu9d"><wbr id="2fu9d"></wbr></option></th>

    <th id="2fu9d"><option id="2fu9d"><acronym id="2fu9d"></acronym></option></th>
    <center id="2fu9d"><em id="2fu9d"><track id="2fu9d"></track></em></center>
      <code id="2fu9d"><em id="2fu9d"></em></code>

      1. 當前位置:資訊 > 國內資訊 > 碧水源:小型智能化處理設備解決農村污水問題

        碧水源:小型智能化處理設備解決農村污水問題

        2015-07-13 09:58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E20環境平臺

        7月8日,記者隨考察團參觀、考察了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水源”)的兩個特色的農村污水處理站點:門頭溝妙峰山鎮陳家莊污水站、海淀區西北旺鎮韓家川污水站,深入實地工程,對農村污水處理站點一探究竟。
        陳家莊污水處理站 處理規模60噸/天

        負責人介紹,陳家莊污水站從2007年建設,2007年年底開始投入運營。當時建設的設計的處理能力60噸/天,基本滿負荷,可以支撐陳家莊村里的900多人排放的污水,處理標準是國家的一級A。

        記者看到,地面下有幾個膜池。經負責人介紹,這是智能化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系統(簡稱“CWT”),是一種集成式的高效污水生物處理設備。適合治理各種規模較小的分散性水污染。具有在設計上結構緊湊、占地積?。傻芈瘢?,高效節能、智能化控制、能耗低、處理水質好、無人看管、全自動運行等顯著優點。

        海淀區西北旺鎮韓家川污水站 村鎮級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的典型代表

        第一站參觀、考察結束后,緊接著來到了第二個站點:海淀區西北旺鎮韓家川污水站。與陳家莊污水處理站點不同,這個站點的占地面積以及規模較大,設備也較為完全。

        據負責人介紹,韓家川污水處理站于2011年正式建成并投運,是村鎮級污水處理廠委托運營的典型代表,采用碧水源公司的地下式MBR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占地面積只有800平方米,卻可日處理來源于韓家川村及附近地區排放的生活污水500噸,處理出水達到DB11/307-2005《北京市水污染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再生水回用于城市雜用(綠化、道路澆灑)、景觀水等。

        據了解,自2007年以來,海淀區在其北部地區已建成并運行的污水處理廠(站)共38處,分布在蘇家坨、上莊、西北旺和溫泉鎮,總處理規模7.12萬m3/d,解決了該區域農村污水分散式排放問題,極大改善了區域水污染造成的環境壓力,為創建美麗海淀提供環境保障。

        上一篇:環評“紅頂中介”咋摘帽

        下一篇:“醬油湖”致漁民損失慘重 上下游兩政府互推責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