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現1.6億元環境公益訴訟天價賠償
2014-10-14 11:09 分類:政策法規 來源:京華時報
6家化工企業為降低處理廢酸的成本,雇傭沒有處理資質的人員,直接將廢酸偷排入河,導致水體嚴重污染。為修復環境,江蘇省泰州市環保聯合會提起公益訴訟。法院判決6家企業賠償環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1.6億余元,是按照虛擬治理成本3660萬元,以及4.5倍的受污染河流的敏感程度確定的。
這是迄今為止全國環保公益訴訟中賠付額最高的案件。省高院的坐鎮關心,地方檢察院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門的不干預,注定此案將成為“樣板”案例。
這起環境公益訴訟賠償的后期執行和監管也將備受業界關注。
□聲音
“今天中國公益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很低,低到連小區小賣部都不如。我在小賣部訂一桶水,訂完后馬上會收到一條信息:我們這里還有什么產品,歡迎選購之類。但是中國的基金會竟然三分之二沒有網站,說明這個行業整體的落后,落伍!”
——徐永光在慈展會的專題演講《危若壘卵的慈善體制將終結于互聯網》
“多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只參與無償獻血的宣傳、動員和表彰工作,而且在參與無償獻血工作中從不收取任何費用。對于血液的采集、化驗、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紅十字會負責,全國各級血液中心和血站也均不隸屬于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否認“賣血獲利幾十億”
“通過選取1000家公益慈善組織作為樣本,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慈善透明指數及格的組織數量不到三成,占比僅為23%。主要是因為我國公平競爭的慈善募捐市場尚未形成,大部分慈善組織依然具有較濃的行政色彩,慈善獨立性有待提高。”
——中民慈善信息捐助中心副主任劉佑平在慈展會上說
“對無償獻血者的子女進行中考加分,毫無依據。加分項目的確定過程,需要有一個開放的民主決策機制。不只是由政府部門來拍板,還需要廣泛地聽取學校、家長、學生意見。”
——針對浦江縣“無償獻血超過4000毫升,直系子女中考可獲得加分”政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如是說
□公益日歷
17th
國務院決定建立臨時救助制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社會救助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過渡性救助,做到兜底線、救急難,填補社會救助體系“缺項”。
社會保障制度這張大網覆蓋到每一個需要救助的個體,是他們的權利,更是國家和政府的責任。
24th
紅十字會法(修改)征求意見
在京召開的紅十字會法(修改)征求意見座談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汝鵬指出,自1993年10月3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遇到了新情況和新挑戰。比如:紅會的法律地位和性質問題、與政府的關系問題、上下級紅會的關系問題、治理結構問題等。對現行的紅十字會法修改、補充和完善十分迫切。
紅會法修訂,值得期待。不過,能否扭轉紅會跌入低谷的形象,讓法落到實處,仍需時日。
27th
民政部幫扶獨生子女烈士父母
民政部召開“代英烈盡孝”項目發布會,對獨生子女烈士的父母提供系列慈孝服務,包括每周打一次親情電話;每月上門為其做一次家務;每季度送一次糧油,平均每人每季30斤糧食、5斤油;每季度組織烈士父母參加一次文體活動;每年為他們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身體檢查等。所需費用由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通過募集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承擔。
為獨生子女烈士父母提供的種種“盡孝”服務,細致可查,值得贊揚。
29th
國家再提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民政部、財政部通知從10月1日起,傷殘人殘疾撫恤金標準、城鎮“三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準、“三紅”(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20%,農村“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40%;在鄉復員軍人定期定量補助標準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這是近年來優撫對象提標幅度較大的一次。
提升撫恤標準,是政府優撫紅軍老戰士的應有之義,但不應僅限于此,抗戰的國民黨老兵也應納入其中。
30th
習近平批示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
近日,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里工業園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作出重要批示。內蒙古自治區從9月30日起連續開會部署騰格里工業園區污染治理的后續工作。目前,騰格里工業園區已向舊區15家企業下達了《加快搬遷企業搬遷進度的通知》。
事情曝光后相關負責人“拿人格擔保,污水沒有埋到沙里面”,如今作何解釋?網友笑言“不要總是麻煩習大大”,跳出“領導批示才重視”的怪圈。
這是迄今為止全國環保公益訴訟中賠付額最高的案件。省高院的坐鎮關心,地方檢察院的鼎力支持,政府部門的不干預,注定此案將成為“樣板”案例。
這起環境公益訴訟賠償的后期執行和監管也將備受業界關注。
□聲音
“今天中國公益行業的信息化水平還很低,低到連小區小賣部都不如。我在小賣部訂一桶水,訂完后馬上會收到一條信息:我們這里還有什么產品,歡迎選購之類。但是中國的基金會竟然三分之二沒有網站,說明這個行業整體的落后,落伍!”
——徐永光在慈展會的專題演講《危若壘卵的慈善體制將終結于互聯網》
“多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只參與無償獻血的宣傳、動員和表彰工作,而且在參與無償獻血工作中從不收取任何費用。對于血液的采集、化驗、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紅十字會負責,全國各級血液中心和血站也均不隸屬于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否認“賣血獲利幾十億”
“通過選取1000家公益慈善組織作為樣本,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慈善透明指數及格的組織數量不到三成,占比僅為23%。主要是因為我國公平競爭的慈善募捐市場尚未形成,大部分慈善組織依然具有較濃的行政色彩,慈善獨立性有待提高。”
——中民慈善信息捐助中心副主任劉佑平在慈展會上說
“對無償獻血者的子女進行中考加分,毫無依據。加分項目的確定過程,需要有一個開放的民主決策機制。不只是由政府部門來拍板,還需要廣泛地聽取學校、家長、學生意見。”
——針對浦江縣“無償獻血超過4000毫升,直系子女中考可獲得加分”政策,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如是說
□公益日歷
17th
國務院決定建立臨時救助制度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困難群眾兜底線救急難。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社會救助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應急、過渡性救助,做到兜底線、救急難,填補社會救助體系“缺項”。
社會保障制度這張大網覆蓋到每一個需要救助的個體,是他們的權利,更是國家和政府的責任。
24th
紅十字會法(修改)征求意見
在京召開的紅十字會法(修改)征求意見座談會上,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汝鵬指出,自1993年10月31日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以來,中國紅十字事業遇到了新情況和新挑戰。比如:紅會的法律地位和性質問題、與政府的關系問題、上下級紅會的關系問題、治理結構問題等。對現行的紅十字會法修改、補充和完善十分迫切。
紅會法修訂,值得期待。不過,能否扭轉紅會跌入低谷的形象,讓法落到實處,仍需時日。
27th
民政部幫扶獨生子女烈士父母
民政部召開“代英烈盡孝”項目發布會,對獨生子女烈士的父母提供系列慈孝服務,包括每周打一次親情電話;每月上門為其做一次家務;每季度送一次糧油,平均每人每季30斤糧食、5斤油;每季度組織烈士父母參加一次文體活動;每年為他們進行一次比較全面的身體檢查等。所需費用由慈孝特困老人救助基金會通過募集社會愛心人士的捐款承擔。
為獨生子女烈士父母提供的種種“盡孝”服務,細致可查,值得贊揚。
29th
國家再提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
民政部、財政部通知從10月1日起,傷殘人殘疾撫恤金標準、城鎮“三屬”(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定期撫恤金標準、“三紅”(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在鄉西路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20%,農村“三屬”定期撫恤金標準在現行基礎上提高40%;在鄉復員軍人定期定量補助標準每人每年提高1200元。這是近年來優撫對象提標幅度較大的一次。
提升撫恤標準,是政府優撫紅軍老戰士的應有之義,但不應僅限于此,抗戰的國民黨老兵也應納入其中。
30th
習近平批示騰格里沙漠污染問題
近日,內蒙古阿拉善盟騰格里工業園區的環境污染問題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作出重要批示。內蒙古自治區從9月30日起連續開會部署騰格里工業園區污染治理的后續工作。目前,騰格里工業園區已向舊區15家企業下達了《加快搬遷企業搬遷進度的通知》。
事情曝光后相關負責人“拿人格擔保,污水沒有埋到沙里面”,如今作何解釋?網友笑言“不要總是麻煩習大大”,跳出“領導批示才重視”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