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都區將投入8.3億元資金用于凈水、供水治水三方面
2012-03-22 10:12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成都日報
近日,記者從新都區召開的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上獲悉,三年內,新都區將投入8.3億元資金,加快實施區內“三江五河、兩湖三庫、多濕地”水域治理,為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主體區提供強有力的水務支撐。
據悉,在“凈水”方面,今年,新都區將完成城區南門河6處排污口治理和飲馬河攔漂站建設,對南四支、老錦水河實施清淤保潔和常態化管理;啟動金海污水處理廠三期(日處理能力5萬噸)建設,確保6月底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今年開展毗河、清白江水毀修復,繼續實施西江河二期堤防整治,開展九道堰、錦水河、分干渠、飲馬河等綜合治理,建成飲馬河上段攔漂閘、建成軍屯4A景區濕地,通過建設整治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全區宜居水環境質量。
在“供水”方面,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投入2.4億元,在今年6月全面啟動三水廠遷改工程,建成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新水廠,配合大件路改造,投資3000萬元建成(直徑600mm和300mm)8公里長的新都主城區供水管道;按照自來水“全區域,滿覆蓋”的目標要求,投入2.66億元在111個村建設供水管網241公里,到2012年11月底實現全區236個村自來水全覆蓋。
在“治水”方面,抓好重點河流水毀堤防的修復工程,結合清白江、毗河、西江河各鎮發展規劃,實施西江河二期整治工作,總投資1080萬元,建成長度2.4公里的生態堤防走廊。在 “興水”方面,年內完成對團結、集體等病險水庫壩坡、放水涵管整治工程;做好水韻新城、花香果居、丁家大院、土城新村等“198”區域及兩條示范線內的“水生態、水文化”,打造人水和諧、生態自然、傳承都灌水系文化特色的水利亮點,建成80公里、集灌溉、生態、節水多功能為一體的高標準、有示范效應的渠系工程和生態濕地,完成10座排灌站更新改造。
據悉,在“凈水”方面,今年,新都區將完成城區南門河6處排污口治理和飲馬河攔漂站建設,對南四支、老錦水河實施清淤保潔和常態化管理;啟動金海污水處理廠三期(日處理能力5萬噸)建設,確保6月底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今年開展毗河、清白江水毀修復,繼續實施西江河二期堤防整治,開展九道堰、錦水河、分干渠、飲馬河等綜合治理,建成飲馬河上段攔漂閘、建成軍屯4A景區濕地,通過建設整治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全區宜居水環境質量。
在“供水”方面,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投入2.4億元,在今年6月全面啟動三水廠遷改工程,建成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新水廠,配合大件路改造,投資3000萬元建成(直徑600mm和300mm)8公里長的新都主城區供水管道;按照自來水“全區域,滿覆蓋”的目標要求,投入2.66億元在111個村建設供水管網241公里,到2012年11月底實現全區236個村自來水全覆蓋。
在“治水”方面,抓好重點河流水毀堤防的修復工程,結合清白江、毗河、西江河各鎮發展規劃,實施西江河二期整治工作,總投資1080萬元,建成長度2.4公里的生態堤防走廊。在 “興水”方面,年內完成對團結、集體等病險水庫壩坡、放水涵管整治工程;做好水韻新城、花香果居、丁家大院、土城新村等“198”區域及兩條示范線內的“水生態、水文化”,打造人水和諧、生態自然、傳承都灌水系文化特色的水利亮點,建成80公里、集灌溉、生態、節水多功能為一體的高標準、有示范效應的渠系工程和生態濕地,完成10座排灌站更新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