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2fu9d"><option id="2fu9d"><wbr id="2fu9d"></wbr></option></th>

    <th id="2fu9d"><option id="2fu9d"><acronym id="2fu9d"></acronym></option></th>
    <center id="2fu9d"><em id="2fu9d"><track id="2fu9d"></track></em></center>
      <code id="2fu9d"><em id="2fu9d"></em></code>

      1. 當前位置:資訊 > 國內資訊 > 大理建成8500座農家污水處理設施 日處理污水1900噸

        大理建成8500座農家污水處理設施 日處理污水1900噸

        2012-02-29 15:06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昆明信息港

        新聞速讀 為減少洱海流域面源污染,大理市投資2500萬元,在洱海流域的喜洲鎮、上關鎮、灣橋鎮、大理鎮、下關鎮等推廣建設了8500座農家污水處理設施。目前全市建成的農家污水處理設施每天處理生活污水量超過1900立方米。

        大理州環保局近日介紹,截至今年2月,大理洱海流域建起8500座農家污水廠。農家污水經過處理,通過排污管進入村落污水處理系統,最后才進入河流。

        在大理市喜洲鎮,如今全鎮已有3500家農戶建成庭院式污水處理設施,相當于3500座農家污水處理廠。大理市政府給每家農戶補助2500元,用于建設庭院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利用沉淀池、厭氧池、過濾池3道關口分層過濾污水。每個池子體積標準為1.3×1.4×2.7米,總設計日處理污水量1.5立方米。實踐表明,農家污水廠成本低,工程簡便易學,占地面積不大,單戶為主、多戶可用,減少了污水量,增強了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下關鎮村民建起的庭院污水處理設施,污水通過管道收集后,進入磚砌的沉淀池隔離懸濁物,再進入密封的厭氧池脫氧發酵,隨后進入鋪有碎石、沙子或煤渣的過濾池。池子上面蓋有泥土并種著根系發達的綠色植物,最后流出的水變成了清水。

        近年來,大理市多渠道籌集資金,投資2500萬元,在洱海流域的喜洲鎮、上關鎮、灣橋鎮、大理鎮、下關鎮等推廣建設了8500座農家污水處理設施。大據理市環境保護局統計,目前全市建成的農家污水處理設施每天處理生活污水量超過1900立方米,對減少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發揮了很大作用。(昆明日報 通訊員呂明 記者王密)

        上一篇:征收污水處理費今年目標600萬元

        下一篇:紅旗將告別污水“裸奔”污水收集主干管4月底完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