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2fu9d"><option id="2fu9d"><wbr id="2fu9d"></wbr></option></th>

    <th id="2fu9d"><option id="2fu9d"><acronym id="2fu9d"></acronym></option></th>
    <center id="2fu9d"><em id="2fu9d"><track id="2fu9d"></track></em></center>
      <code id="2fu9d"><em id="2fu9d"></em></code>

      1. 當前位置:資訊 > 國內資訊 > 東莞水價平均漲兩成 解讀水價漲價背后

        東莞水價平均漲兩成 解讀水價漲價背后

        2011-09-26 08:52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南方網

                       東莞市物價局上周五向媒體吹風,今年10月1日起,東莞8個鎮將上調水價,平均漲幅約20%。同時,這次水價上漲不經過聽證程序,而是直接發文確定漲價。

        水價上漲的具體原因是什么?漲幅是怎么確定的?為何各鎮水價漲幅不同?

        8個鎮的水價調整后,具體是怎樣的?記者今天為您做全面解讀。

        漲因

        通貨膨脹,供水公司虧損

        大市區自來水價將于今年10月底舉行聽證會,有三個方案待選,三個方案都是漲價。就當大市區水價上漲已經箭在弦上之時,有8個鎮的水價將不經過聽證程序,從10月1日起直接上漲。

        東莞市物價局副局長陳志超表示,其實漲價的源頭在6月份就發生了。今年6月1日,粵港供水公司調高了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的原水價格,涉及到東莞橋頭、常平、黃江、謝崗、樟木頭、清溪、塘廈、鳳崗這8個東深供水工程沿線的鎮。這8個鎮的供水公司都是通過東深供水工程向粵港供水公司購買原水,經加工處理后變成自來水再供應給當地市民的。此次原水漲價幅度在0.16元/立方米至0.28元/立方米不等。計算水損后,實際漲價幅度在0.18元/立方米至0.32元/立方米之間。

        “我們當時也上報了這個情況,省物價局考慮到當時通脹壓力比較大,要求我們控制一下,先不要調價。但由于東深供水工程沿線收我們水價高了,而我們的價格沒有上調,8個鎮的供水公司沒有錢交給粵港供水公司,形成了一個矛盾。所以,8個鎮供水公司強烈要求我們局調整水價。他們寫了申請給我們,我們就轉報給省物價局。省物價局上月底批復了我們,同意擇機調整東深沿線8個鎮的水價。”陳志超表示,經過初步測算,如果不調高水價,8個鎮的供水公司每年將虧損8800余萬元。

        漲幅

        70%居民多繳水費1.3元/月

        根據省物價局的文件,東莞計劃在今年10月1日起調整8個鎮的水價(調整前后價格詳見表格)。目前相關文件即將公布。

        東莞市物價局價格管理科科長黃鶴權算了一筆賬,此次水價上漲的平均漲幅約為20%,約0.3元/立方米。實際上由于考慮到通貨膨脹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居民用水價格盡量少調整,漲幅實際不到0.3元/立方米。就算按照0.3元/立方米計算,以每個人月均用水6立方米算,每人每月也就是增加1.8元的開支。

        他表示,其實大概有70%的居民每人每月多支出的水費在1.2元-1.3元之間,漲幅比較大的鎮,居民每人每月大概要多支出1.5-1.6元。相比東莞的居民收入水平,他認為應該對生活影響不大。
              影響

        加速全市供水“一張網”

        記者發現,此次調價還有一個細節變化:涉及到的8個鎮原本自來水價格分為6類,分別是居民、行政事業、工業、經營服務、綠化服務、特種行業,各自有不同的定價。此次調整之后,將規范成3類,即居民、非居民、特種服務。

        “經過這一次水價的調整,基本上對鎮一級的水價就有初步的規范了。”東莞市物價局副局長陳志超表示,此次通過價格調整,統一了這8個鎮水價的分類。

        據了解,東莞的供水狀況極為復雜。全市共有124座水廠,隸屬市、鎮、村三級。不少村有自己的水廠,自給自足。這樣混雜的供水局面,也造成不穩定因素,一些小水廠供水質量難以保證,管網改造也往往無力投入。因此東莞提出逐步實現全市供水“一張網”,以確保供水水質安全。東莞市水務局表示,力爭今年年底前實現大市區供水“一張網”,明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供水“一張網”建設。

        陳志超還表示,由于多年水價沒有調整,每個鎮的供水企業,當地鎮財政都給予了很大支持,否則靠水價的收入,遠遠不夠支付供水成本。有個別鎮街的財政支持力度不夠,結果就有群眾反映水質問題,因為當地的供水管網沒有及時更新。東莞也是希望通過價格上的梳理,盡量達到良性循環。

        三問水價

        1問為何不聽證?

        市物價局:首先從規定上來說,聽證目錄里沒有說到鎮這一級的水價調整要實施聽證。這次調整的是8個鎮,不是大市區也不是中心區,沒有明確的規定要求。第二,從歷史上我們的做法和廣東省絕大部分城市的做法來說,對鎮一級的水價調整都是沒有召開聽證會的。我們歷來都是以成本綜合考慮,并考慮周邊地區的水價情況、群眾支付能力和生活壓力來調整水價。此次我們也是通過成本監審,綜合考慮來調整。

        還有,在我們這次調價之前,這8個鎮也召開了調整水價座談會征求意見,8個鎮每鎮出6-7個人,主要是消費者代表。他們基本上反映對調價意見不是很大。但有個別的意見說,調整水價的同時,要供水部門保證供水質量,沒有鋪設自來水管道的要鋪設。還有人認同調價,但要求幅度不要太大。我們根據這個情況,也在會上具體跟他們解釋了調價政策和成本的情況。 

                     我們還開展了另一個工作,對每個鎮供水公司近三年的供水狀況做成本監審,測算這次調整之后,影響有多大。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群眾的心理、支配能力等方面,做出最終的方案。

        2問6-10月水價是否補收?

        (粵港供水公司6月份開始調高原水價格,東莞8個鎮10月1日調高自來水價格,中間4個月的水費怎么算?)

        市物價局:我們定的是10月1日執行新水價,在終端(即自來水用戶),不允許補收前4個月的價格。至于6-10月這4個月價差的成本,是8個鎮供水公司和粵港供水公司之間的事情,怎么解決,省物價局也覺得比較棘手。目前政策沒有明確,只能由省來協調,或者雙方協商來解決。在終端,我們是不讓補收的。

        3問為何各鎮漲幅不同?

        市物價局:主要是根據它的成本監審的結果,再根據周邊鎮街的情況,以及鎮街代表的意見。比如黃江跟謝崗原水價格漲幅是一樣的,為什么最終自來水價格不同?主要是以成本為依據。成本問題很復雜,比如供水量不一樣,年限折舊、政府支持力度不一樣,沒有一個鎮是相同的。另一個是當地鎮的情況。比如說,有的鎮環境沒有那么好,如果水價跟別人一樣,就沒有競爭力了。他們需要一些政策軟環境的支持,鎮財政寧愿拿出錢來補貼給供水公司,讓終端水價有優勢一點。

        上一篇:自來水管網改造屢遭阻 優質供水推廣難

        下一篇:凈水設備應加大二三級市場競爭力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