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2fu9d"><option id="2fu9d"><wbr id="2fu9d"></wbr></option></th>

    <th id="2fu9d"><option id="2fu9d"><acronym id="2fu9d"></acronym></option></th>
    <center id="2fu9d"><em id="2fu9d"><track id="2fu9d"></track></em></center>
      <code id="2fu9d"><em id="2fu9d"></em></code>

      1. 當前位置:資訊 > 國內資訊 > 廣東人大代表調研水污染防治情況

        廣東人大代表調研水污染防治情況

        2011-07-20 09:03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南方網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近日組織廣東省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分別就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穩定物價、水污染綜合防治、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保障房建設等五個專題開展調研活動。

        今天(7月19日)上午,第三調研組在省環保廳召開專題座談會,隨后將赴佛山進行調研。座談會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本專題調研組召集人劉富才主持。省環保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暉,省住建廳黨組成員、巡視員劉錦紅,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旭鈿向調研組匯報了廣東省水污染綜合防治的工作情況。

        李暉在情況匯報中表示,多年來,我省認真貫徹實施國家《水污染防治法》,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以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強化流域綜合整治,全面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李暉說,盡管我們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水污染仍面臨很大的壓力。由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未得到根本轉變,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高度集中,環境監管能力薄弱,資金缺口較大,以及節水和科學用水意識不高,人均用水量居高不下等原因,水污染防治仍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方面,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仍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流經城市江段和跨市河流水質仍未根本改善,另一方面,隨著山區和東西兩翼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污染有向山區等上游地區轉移的趨勢,威脅飲用水源安全。

        李暉介紹說,我省將飲用水源保護作為水環境保護的中心工作,建立健全了環境監測預警和污染事件應急處理機制,采取切實措施保障飲水安全。“十一五”以來,我省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減排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COD排放總量減排18.88%,超額完成國家下達我省“十一五”污染減排15%的目標。同時,不斷創新環境監管手段和方法,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2010年全省環保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66.8萬人次,檢查企業25.7萬家次,立案處理11801宗,結案9481宗,罰沒金額2.34億元,限期整改9260家,限期治理309家,關停3696家。此外,我省不斷加強水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全省共建立水質自動監測站72個,基本形成了覆蓋全省主要江河水體和交界斷面的水質自動監測網絡。

        據了解,我省人均水資源量略低于全國水平,且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勻,75~85%流量集中在4~9月,洪澇災害較重,枯水期水量較少,利用率較低?;洊|、西水資源攔蓄條件差;粵北石灰巖地區水資源也較難利用;深圳、大亞灣、雷州半島、南澳、潮陽等地區水資源缺乏。我省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多年來江河干流和主要支流保持Ⅰ~Ⅲ類水質,但部分支流和流經城市的局部河段污染仍較嚴重,9.4%的斷面劣于Ⅴ類。我省飲用水源96.9%以上是地表水,取水口大多數設在大江大河干流和一些水道較大的水道。2010年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77個主要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1%,連續8年上升,2010年9月底,廣州市正式啟用西江水源代替西部水源后,全省21地級市水質全部達標。

        上一篇:國家“十二五”水專項實施計劃將出臺

        下一篇:安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辦法開門集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