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年內實現市區供水一張網
2011-06-17 10:13 分類:國內資訊 來源:南方日報
目前,東莞全市有124座水廠,隸屬市、鎮、村三級管理。其中有5座隸屬東江水務有限公司,包括75家村級水廠在內的119座水廠均由屬地鎮、村統管。這些水廠的人、財、物,則分別歸經貿、城建、市政和實業公司等9類部門管理,市鎮兩級難以實現對口統籌管理。
部分水廠按普通企業的標準管理,片面強調利潤,忽視了社會公用事業的基礎保障職能,忽視了“優質、安全、服務”方面的投入,從而影響到供水水質安全。
明年全市推進供水一張網建設
東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實行全市供水一張網戰略,確保供水水質安全。
張國平在昨天的會上說,水務部門將推進集中供水區域水廠的升級改造,淘汰工藝落后、供水規模較小水廠,逐步優化供水行業資源配置,優化調整供水布局。同時,要加快各片區供水干管的互聯互通,力爭在今年內先行實現大市區供水一張網,并從2012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供水一張網建設。在形式上可靈活運用全資收購、資產作價參股、委托管理、租賃經營、管網分離等整合方式,實現城區水司整合。
在體制上,水務部門將加大重組、并購力度,依托水務集團公司,建立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同時研究、探索特許經營制度,對特許經營項目的營運主體、營運范圍、水價機制、服務目標、營運期限以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上加強研究、落實規范、跟進考核,從而實現政府的宏觀監控。
落實階梯水價制度,實現同城同價同質
在服務層面,水務部門要建立統一的水質督察體系,落實階梯水價制度,實現同城同價同質。
張國平說,要最終實現“水資源統一配置,供水統籌調度,城鄉供水水質、服務、安全同標準,有區域差別但基礎水價一致”的“一張網”供水格局,保證安全優質供水。
在組建供水一張網的工作中,一些鎮村水廠的合并不可避免。但合并涉及多方面利益,推進工作并不簡單。
張國平說,按照新國標要求供水,計入技術改造和處理成本,鎮街水司基本無利可圖。
水務部門構想,未來將建立覆蓋全市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質監測網絡,建立統一的水質督查體系。水務部門還希望能逐步建立城市供水水質公報制度,每月公開上月水質情況,讓群眾更加關注和了解水情。
或引入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張國平說,未來還將深化水務體制改革,要實現五個轉變,即水務管理模式從政府直接管理向間接監督管理轉變;水務工程投資從單純政府投資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轉變;水務設施建設、運營與管理從政府直接經營向通過城市水務市場開展特許經營轉變;水務服務價格從福利價格向市場價格轉變;水務企業從隸屬于政府向自主經營的法人實體轉變。
水源開發、供水設施改造升級、污水處理等都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水務部門提出組建東莞水務投資集團,搭建水務投融資平臺。在市區污水處理廠和樟村水質凈化廠基礎上整合為兩家有限公司,兩個法人實體,再新組建污水治理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全市截污管網建設和運營、全市BOT污水廠的擴建、水質提升、中水回用等工作。由上述三家公司作為水投集團組建初期的子公司,未來再整合東江水務及鎮的水司,并推行優質資產打包上市,搭建投融資操作平臺,吸引社會資本,多渠道籌集資金。
水務部門構想,在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務投入的同時,進一步拓寬水務投融資渠道,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水務建設信貸資金,并構建股份制的水務融投資平臺。在引入社會資金方面,水務部門希望能通過政府購買、委托管理等多種形式,鼓勵企業、個人及社會團體投資公益性或準公益性水務工程項目。通過明確水務經營管理權責,吸引民資、外資以及獨資、合資合作,BOT和BT等多種方式參與水務建設。
部分水廠按普通企業的標準管理,片面強調利潤,忽視了社會公用事業的基礎保障職能,忽視了“優質、安全、服務”方面的投入,從而影響到供水水質安全。
明年全市推進供水一張網建設
東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實行全市供水一張網戰略,確保供水水質安全。
張國平在昨天的會上說,水務部門將推進集中供水區域水廠的升級改造,淘汰工藝落后、供水規模較小水廠,逐步優化供水行業資源配置,優化調整供水布局。同時,要加快各片區供水干管的互聯互通,力爭在今年內先行實現大市區供水一張網,并從2012年開始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供水一張網建設。在形式上可靈活運用全資收購、資產作價參股、委托管理、租賃經營、管網分離等整合方式,實現城區水司整合。
在體制上,水務部門將加大重組、并購力度,依托水務集團公司,建立統一規范的管理體制。同時研究、探索特許經營制度,對特許經營項目的營運主體、營運范圍、水價機制、服務目標、營運期限以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上加強研究、落實規范、跟進考核,從而實現政府的宏觀監控。
落實階梯水價制度,實現同城同價同質
在服務層面,水務部門要建立統一的水質督察體系,落實階梯水價制度,實現同城同價同質。
張國平說,要最終實現“水資源統一配置,供水統籌調度,城鄉供水水質、服務、安全同標準,有區域差別但基礎水價一致”的“一張網”供水格局,保證安全優質供水。
在組建供水一張網的工作中,一些鎮村水廠的合并不可避免。但合并涉及多方面利益,推進工作并不簡單。
張國平說,按照新國標要求供水,計入技術改造和處理成本,鎮街水司基本無利可圖。
水務部門構想,未來將建立覆蓋全市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和二次供水的水質監測網絡,建立統一的水質督查體系。水務部門還希望能逐步建立城市供水水質公報制度,每月公開上月水質情況,讓群眾更加關注和了解水情。
或引入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張國平說,未來還將深化水務體制改革,要實現五個轉變,即水務管理模式從政府直接管理向間接監督管理轉變;水務工程投資從單純政府投資向投資主體多元化轉變;水務設施建設、運營與管理從政府直接經營向通過城市水務市場開展特許經營轉變;水務服務價格從福利價格向市場價格轉變;水務企業從隸屬于政府向自主經營的法人實體轉變。
水源開發、供水設施改造升級、污水處理等都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水務部門提出組建東莞水務投資集團,搭建水務投融資平臺。在市區污水處理廠和樟村水質凈化廠基礎上整合為兩家有限公司,兩個法人實體,再新組建污水治理有限公司,主要承擔全市截污管網建設和運營、全市BOT污水廠的擴建、水質提升、中水回用等工作。由上述三家公司作為水投集團組建初期的子公司,未來再整合東江水務及鎮的水司,并推行優質資產打包上市,搭建投融資操作平臺,吸引社會資本,多渠道籌集資金。
水務部門構想,在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務投入的同時,進一步拓寬水務投融資渠道,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水務建設信貸資金,并構建股份制的水務融投資平臺。在引入社會資金方面,水務部門希望能通過政府購買、委托管理等多種形式,鼓勵企業、個人及社會團體投資公益性或準公益性水務工程項目。通過明確水務經營管理權責,吸引民資、外資以及獨資、合資合作,BOT和BT等多種方式參與水務建設。